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召开博士后课题进展汇报会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召开博士后课题进展汇报会

2023年2月24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以“线上+线下”方式召开了博士后课题进展汇报会,创新中心5位进站博士分别对开题以来课题研究进展进行汇报。创新中心董事长梅锋,主任王玉萍,总经理王华平,研发部部长徐锦龙、工业设计院常务副院长汪丽霞等以及企业导师、全体博士后参加了本次会议。办公室主任田会双主持会议。01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结构功能与应用——赵润该课题通过查阅文献调研芳纶染色的不同可行方法,梳理相

2023年2月24日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以“线上+线下”方式召开了博士后课题进展汇报会,创新中心5位进站博士分别对开题以来课题研究进展进行汇报。创新中心董事长梅锋,主任王玉萍,总经理王华平,研发部部长徐锦龙、工业设计院常务副院长汪丽霞等以及企业导师、全体博士后参加了本次会议。办公室主任田会双主持会议。



image.png




图片



image.png




01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结构功能与应用



——赵润




该课题通过查阅文献调研芳纶染色的不同可行方法,梳理相关产业链,完成了对位芳纶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析梳理,一篇芳纶的功能化改性专利技术分析报告,一项芳纶染色相关发明专利,下一步计划完成材料筛选及改性功能、基本确定纤维的制备条件。

image.png





图片



02

蛋白质改性Lyocell纤维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研究 



——阎智锋




该课题根据“理论-实验-规律”的思路,采用理论化学方法模拟设计并制备可在低温条件下定向交联Lyocell纤维和胶原蛋白的双环氧化合物,探索一步法制备胶原蛋白改性Lyocell纤维产品及其工艺,得到具有较好手感和亲肤保健性能的产品,并从理论角度揭示环氧基活性调控机制及双环氧化合物分子设计的定量构效关系。

现阶段获得了初步双环氧化合物分子模型和相应反应条件,完成了两篇期刊论文的撰写。





图片



03

共聚型尼龙6弹力丝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袁如超



该课题

该课题基于自主设计的二醇差补酯交换法,在不同分子量尼龙6预聚体中引入适当种类的高分子量软段,构建共聚型尼龙6弹性体稳定合成技术;同时系统研究弹性体化学结构、序列结构、相态结构、热力学及加工性能,实现尼龙6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可控。

现阶段课题自主开发二醇差补酯法,合成了系列高软链段长度/含量的PA6弹性体,完成一篇文章及两项专利的撰写。下一步计划探究分子结构、相态结构与共聚型尼龙6弹力丝间的构效关系,优化纤维纺丝工艺,解决纤维冷却与高生产效率间的矛盾难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image.png








04

纳米碳基纤维结构性能调控及功能化应用 



——曲抒旋




该课题主要研究开发碳纳米复合纤维连续制备工艺,探究湿法纺丝工艺对碳纳米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探索功能材料与碳纳米纤维的复合工艺,最终开发1~2种纳米碳功能纤维。

现阶段实现了碳纳米管纤维的稳定连续制备,通过调控分散液参数、基础参数、凝固参数,实现了对纤维孔隙度和密实度的调控。下一步计划实现百米级碳纳米纤维稳定连续收集,开发一系列具有稳定结构和性能的纳米碳纤维及功能碳纳米纤维织物。                             








05

聚酯长丝界面处理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吴波




该课题以控制油剂分解率和减少结焦为研发方向,设计配比POY油剂配方,在生产线实际应用验证,目前已经过五阶段的优化,能够有效减少热箱结焦降低能耗。下一步计划继续生产验证,完善配方设计,早日推广应用。






图片


参会领导与专家一一对课题完成情况进行点评,给出了研究方案的改善路径,并强调博士后研究课题项目要与创新中心发展布局紧密结合,建议在课题研究的同时与其他路径对比,明确自身方法体系优势针对性开发,与工程实际对接,形成关键核心技术。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作为重要的创新载体,对创新中心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交互和协同关系,补短板、创长链,突破技术壁垒,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意义重大。下一步,创新中心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要求管理运营博士后工作站,有序推进研发创新工作。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