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针织行业30强揭晓,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七届第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针织科技大会成功举办
为构建针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践行高质量发展,5月10—11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七届第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针织科技大会在福建省晋江市举办。作为工信部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系列活动之一,大会以“融合共赢,构建针织科技新业态”为主题,不仅分享了当下针织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及最新研发成果,还就产业协同、科技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次会议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晋江市
为构建针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践行高质量发展,5月10—11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七届第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针织科技大会在福建省晋江市举办。作为工信部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系列活动之一,大会以“融合共赢,构建针织科技新业态”为主题,不仅分享了当下针织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及最新研发成果,还就产业协同、科技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次会议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晋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晋江市泳装产业协会承办,并得到了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恒亮纺织有限公司、赛得利(中国)纤维有限公司、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上海华峰瑞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嘉华特种尼龙有限公司、绍兴织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晋江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健龙;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瞿静;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卫民,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启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会长、东华大学原副校长陈南梁,江苏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殷金华,海宁市马桥街道党委书记叶启东,东莞市大朗镇毛织管委员会负责人陈柱权,广东奥丽侬内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炳祥,济南元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军,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陈慧,石狮市祥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邱文力;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启东、副主任蔡再生;晋江工信局副局长陈连智;晋江市泳装产业协会会长洪清纯等有关领导和嘉宾,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及各分支机构会员、全国各地针(纺)织行业协(商)会、行业管理部门及产业集群负责人,科研院所、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七届第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希成主持。
晋江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健龙致辞时表示,20多年来,在“晋江经验”的科学指引下,晋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已集聚超7000亿的产业集群,这其中,纺织和鞋服更是两大支柱。晋江的纺织产业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集化纤、织造、染整、成衣生产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诞生了百宏、向兴、华宇、逸锦等一大批纺织产业龙头。
他介绍,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数智转型、绿色提升已成为行业升级重要抓手的大背景下,晋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心无旁骛做强实业、矢志不移做精主业”的目标,正全力提速传统优势产业高新化步伐,并成立产业数字化服务协作联盟,帮助企业积极应变、共同进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企业搭建了一个优质高效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晋江,乃至全国各地的纺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形成层次有序、优势互补的产业合作布局。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以《长风破浪,未来可期》为题,结合针织经济运行、市场机遇、协会工作等作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七届第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工作报告。他表示,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换,各项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市场预期有所改善,行业基本实现平稳开局。但发展形势总体仍较为复杂,当前仍处于低速恢复期。为着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纺联已启动《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研究编制工作。行业要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强化优供给、促升级的高质量发展导向,努力实现经济运行平稳恢复向好。他表示,当前行业仍处于低速恢复期,一季度针织生产、效益和出口规模均有所减少,运行质量同比有所下降,投资信心仍显不足。其中,需求总体偏弱,生产规模有所减少;盈利压力加大,行业运行质量下降;海外需求下降,美欧日市场回落较为明显;内销形势逐步向好,商品零售加快恢复。针对当前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他建议,企业需提高警惕,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判断力,积极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他强调,当前企业要坚定信心,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把握确定性的市场机遇。要重点把握全球产业格局重塑下的国际化机遇;把握数字化浪潮下的新动力引擎;把握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新增长趋势;把握人口结构变化下的新消费需求;把握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下沉市场。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后针织协会的正在开展的工作和下一步的重点计划将围绕党建引领,规划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市场拉动,展会重启行业发展动力;产才融合,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趋势发布,指引针织行业时尚风向;标准对接,驱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区域联动,打造产业融链固链创新共同体等展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以视频连线的形式作《生物基纤维材料的创新与发展》主题报告。她强调,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国家战略需求,“十四五”时期对实现碳目标至关重要。她介绍,纤维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其中生物可降解材料可助力纺织行业实现碳目标。会上,她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聚酯酸PLA纤维(熔融纺丝)、再生纤维素纤维(混法纺丝)的研发现状、市场应用、产品性能和发展方向。她指出,纤维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全链条一体化研发。此外,她还重点讲解了生物基可降解纤维材料的发展挑战、建议与措施以及主要任务。并提出下一代纤维发展“中国方案”,基于材料、电子、信息、机械、生物等学科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交叉融合,以智能化、超性能、绿色化为特征,具有多功能、多结构、多材料特性可对传统产业集群起到高渗透性、颠覆性、变革性提升效果的新一代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