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商推介|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展商推介|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将于2023年9月6-8日亮相第8届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诚邀您的莅临指导!公司简介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于2019年6月25日正式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批复,组建全国第1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搭建“三大体系”服务全行业协同创新。一是搭建技术创新供给体系。以“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国

a7a293b400b6703f587337c893e5c513.jpg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将于2023年9月6-8日亮相第8届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诚邀您的莅临指导!






公司简介

d7b29710a1e637a449de945385c40f9f.png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于2019年6月25日正式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批复,组建全国第1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搭建“三大体系”服务全行业协同创新。一是搭建技术创新供给体系。以“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等为支撑,围绕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方向,建立阻燃纤维实验室、大数据及纤维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纳米纤维实验室及万吨级阻燃聚酯纤维中试线。瞄准化纤生产环节中关键的油剂助剂领域等,力争实现先进功能纤维技术革命突破。二是搭建联盟单位协同体系。采用“企业+联盟”模式,依托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市场化运营,现有股东单位15家、联盟单位157家,与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涵盖国内纺织纤维完整产业链,覆盖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纺织品及纤维检测中心等行业50%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为研究开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提供资源与服务。三是搭建研发成果转化体系。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瞄准先进功能纤维与信息、机械、生物等学科领域,进行技术突破与交叉融合,如环保型国产聚酯长丝 FDY 油剂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军民两用新材料及应用开发,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再生可追溯体系的建立。

创新中心汇聚创新资源,瞄准新原理、新工艺、新技术,补短板,锻长链,围绕创新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方向,落实创新中心用于技术开发、测试验证、中试孵化、成果转化、投融资和人才培养等能力建设。重点攻克了纤维界面处理技术,凝练环保国产油剂的共性科学问题,布局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前瞻研究,通过自主创新的纤维界面处理技术,满足纤维在加工及应用过程中的品质及环保要求,实现国产油剂产业链高水平自主可控,突破行业发展关键技术壁垒建设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聚焦无锑、阻燃聚酯纤维制备技术突破,形成高端产业用纺织品、功能纺织新材料完整技术体系。



6a73c9f3435d8fb0930354e6494154ce.jpg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中试基地



截止目前,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获得的奖励主要有:
  • 获“中国十大纺织科技”5项;

  • 中国纺联科技进步奖例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 分别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江苏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表彰1次,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1次,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

  • 获区县级企业表彰3次。


创新中心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布局,努力突破行业关键共性及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不仅承载着纺织工业的发展,也承载着国防、交通、环保、健康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承载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将为“中国梦、强国梦”美好愿景的早日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

获奖情况


549816e2eb151a65c0a2615a462ab5ae.png

63ab49a895e2bab5182e200f3182b05f.png


ebd0eee19fb9def270bfcda55b2fd624.png

97d968e9be4f0f00fcb289e5b73afc4f.png

b3f186a4d56c68e2682753386a59ebd5.png

ed970c947f547dbacbe6eddfe8a59bef.png

a8056d7d2c27e84df1dc3d6d4dc20c74.png
ea3f7a6c336b7685b7332f51b2734303.png


图片展示品方向介绍


1. 安全防护

e071b986d8fe9b3c884b81e89f750836.jpg
2a9d6cf6c1880f875918cae042d5436c.jpg





安全防护用材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等环境中,为免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伤害所使用的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材料具有耐紫外线、阻燃、隔热、防酸碱等优异的特性,在服装的防护性方面产生重大价值。

安全防护用材料为工业生产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在军事、国防安保、消防领域展现出具大的增长潜力。未来中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无疑将以高品质、功能化、专业化、智能化为目标,同时向更多应用领域拓展。






代表产品:

对位芳纶:相对密度小,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耐摩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轮胎、光缆、防弹、高铁、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

芳砜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隔热性能,且回潮率接近于棉,可制作消防服、特种工作服、高温过滤材料,用于安全保护、环保、化工、宇航等领域。

聚酰亚胺纤维:阻燃性能优异,耐高低温,隔热保暖,可作为高温粉尘滤材、电绝缘材料、各类耐高温阻燃防护服、降落伞、蜂窝结构及热封材料、复合材料增强剂及抗辐射材料。

PA66:良好的韧性、阻燃性、耐热变形性;可用于制备汽车扎带、接插件、保险丝盒、汽车机油滤清器弹簧垫圈以及内饰材料等。







2.急保障

ab6d0803247836f79b43b73aab82ca32.jpg
9ace656e6988842c349b230510567c18.jpg





应急保障防护纤维主要是指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如突发的生物病毒传播、化学品泄露、核原料污染等),满足个体及功能防护用纺织品,其中纤维是组成防护用纺织品基本单元,分为应急生物防护纤维、应急化学防护纤维、应急核防护纤维。






代表产品:

应急生物防护纤维:主要用来阻隔颗粒物、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等生物制剂,主要应用于医卫防护、生物实验室和个人防护等领域。

应急化学防护纤维:主要用于防护各种毒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包括强酸强碱、剧毒、腐蚀性化学品,通常具有优良的抗拉强度、撕裂强度、耐化学性、阻光性及尺寸稳定性。产品结构致密,对粉尘、细菌和有害化学物质有强的抗渗透能力,并具高透气和透湿性,已广泛应用于有限次使用的化学防护服。

应急核防护纤维:是一种特殊的防辐射材料,将防辐射纤维材料制成服装,为经常处于高能射线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同时满足核电、放射医疗、航空电子、辐照加工等核技术运用领域的辐射防护。






加快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及制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促进纤维材料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及应用,对完善与提升我国公共安全体系及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3.轻量高强

56ea78d832ebb2c375945178c20d9618.jpg
1d4afb58254eb4438f823d0d6d5b0885.png





在轻量化材料中,复合材料凭借其高强度、低密度以及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已成为未来车用、高铁用、航空用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高速列车的飞速发展,对列车轻量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列车轻量化可有效提高载重能力、降低轨道维修费用、减少能耗和运行成本。轨道交通装备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可高程度汇聚跨学科资源,促进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轻量化先进技术与产业布局。






代表产品:

碳纤维:主要用途是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复合,制造先进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电子、兵器、造船、建材、体育、医疗等诸多领域,是目前制造防弹衣的主要材料。具有重量轻、耐冲击性能好、耐磨损、耐低温、耐化学腐蚀等优异特性。

芳纶蜂窝复合材料:具有突出的耐腐蚀性,优良的耐环境性和绝缘性,独特的回弹性和吸震性,良好的透电磁波性和高温稳定性等众多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各种飞机,高速列车,游艇,汽车,体育器材和建筑幕墙的夹层结构。







4.智能发热

b68bdc5523ea0f5bd8b8b215354b0781.jpg
b8cee2016ae137ec20d7437c1441e825.jpg





传统的冬服如棉絮、羽绒、裘皮和各类化纤絮片等保暖材料制成的服装,多通过阻止热量散发来达到保暖效果,其缺点是厚重、臃肿。随着人们审美和舒适要求的提高,能发热并持久保温的轻薄型面料日益受到青睐,从而促进了发热纤维的研发。

发热纤维是能自行产生热量且保暖的新型纤维。其不仅能像传统纤维那样阻止热量散发,更能吸收、储存外界热量并向人体传递。就发热机理来看,发热纤维主要有光能发热、电能发热、相变放热、化学放热和吸湿发热等几种类型。

电能发热纤维是含有电热材料组分的复合纤维,其原理是通过导电纤维通电发热,达到保暖效果。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导电纤维是碳纤维。碳纤维材料除了升温迅速、电热转化率高,还具有发热时产生远红外线的功能,因此,利用碳纤维发热材料可开发出兼具保健功能的发热保暖服装。

近年来,随着石墨烯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石墨烯发热产品,如护腰、护膝等开始在市场上流行,其本质上还是通过电发热,即利用外加电源,电流通过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阻产生热量。石墨烯被认为在热辐射的波段上与人体远红外吸收波段比较一致,因而是优秀的辐射热源。

创新中心开发的智能发热产品使用碳纳米管及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为导电材料(碳纳米材料含量超过70%),通过特殊成型工艺制备的柔弹性薄膜,再以复合薄膜为发热材料,配合导线、接头、控制器、面料等组件设计智能加热方案,应用于眼罩、护颈、围巾、座椅、桌垫、毛毯、套装等多种远红外发热产品。



图片


20284d247ee26aa5b23d43af7ec8b6f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