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 人才先行 | “‘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高性能功能纤维材料创新发展省级高级研修班顺利开班结业

产业发展 人才先行 | “‘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高性能功能纤维材料创新发展省级高级研修班顺利开班结业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为提升高性能功能纤维产业人才技能水平,提高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我省高端纺织高质量发展,2023年11月2日至4日,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共同组织举办了为期3天的“‘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高性能功能纤维材料创新发展省级高级研修班,积极响应省人才建设要求。11月2日,研修班开班仪式上,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志杰,吴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为提升高性能功能纤维产业人才技能水平,提高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我省高端纺织高质量发展,2023年11月2日至4日,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共同组织举办了为期3天的“‘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高性能功能纤维材料创新发展省级高级研修班,积极响应省人才建设要求。


d81290ef4511f40987f12d268d354a2c.jpg



11月2日,研修班开班仪式上,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志杰,吴江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孟庆利,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梅锋,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平,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院长张克勤,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虞岚,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江苏先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德珍等领导出席。

图片

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志杰致辞

图片

吴江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孟庆利致辞

开班仪式结束后  研修班课程正式开始

图片


东华大学王华平老师首先带来了主题为《纤维材料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课程分享,围绕绿色低碳制造内涵、绿色低碳制造技术及绿色发展趋势三方面内容讲述了绿色低碳制造技术是化纤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一核心理念。王老师认为,行业未来要围绕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从能源与资源融合发展,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标准化体系重构。

当天,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梅锋董事长和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张克勤院长作为双方代表致辞,现场签约并为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揭牌。

1699508533302.jpg

据悉,该基地将加强实践育人环节,拓展实践教学资源,深化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合作双方共赢的产学研合作局面。此次签约与揭牌仪式标志着双方将搭建创新中心与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的合作平台,形成友好合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的双向融合,共同推进教学育人的高质量发展。

ca5b49ce214b20854db4743ec806041a.jpg

随后,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张克勤院长带来了题为《绿色可持续负碳功能材料研发及应用》报告,从研究背景意义、新型负碳材料及改性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技术三方面介绍了新型碳材料—PPC(聚碳酸亚丙酯),其可以利用工业废弃的二氧化碳和聚烯烃共聚物反应得到,并通过纺熔非织造技术、静电纺技术、发泡技术、自膜技术等制备的改性改性PPC,应用到纺织、农业、汽车、医卫等领域。张院长表示,PPC的合成与降解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对日益枯竭的化石燃料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并且真正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05425449903594ecd996d279f70c9562.jpg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表面处理剂首席科学家郑帼作了《高性能纤维处理剂产业现状及产品开发》的主题报告,郑老师主要介绍高性能纤维处理剂的发展现状及重要作用,并表示其在适宜的范围内将会缓和因未经处理纤维表面的不同性状所引起的加工性能的波动。而后,郑老师介绍了碳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乳酸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处理剂的研究开发情况。郑老师说,实现界面处理剂国产化替代、建立界面处理剂评价体系,树立品牌,取得国际话语权研发的重大任务。

0e2dc79ab4044c2896d5004966f54758.jpg

北京化工大学武德珍教授进行了主题为《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及其应用进展》的课程分享,详细为介绍了什么是聚酰亚胺,以及它的性能特性、材料特点及产品特点等。武教授说,不同的加工方式,产品形式也是多样的。其中,聚酰亚胺纤维性能特点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程的重点,因其具有高强、高模、高韧、低介电、与树脂界面粘结性好、低吸水等特点,从而可用于结构/透波复合材料、柔性增强复合材料、高抗冲击复合材料、特种防隔热、光电线缆等,是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高端装备发展的关键材料。

3f25bb2766645f9eabed5817a214c363.jpg

11月3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研发部副部长张林作《碳纳米材料的复合应用》报告。从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的角度,张部长重点探讨了碳纳米材料的发展历程以及应用路径。他表示,行业应从理论性能、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三个维度对纳米材料进行研发,这不仅是企业生存的支撑,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5eccb56bce4e556e2441e79692fec201.jpg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梅锋带来《共聚阻燃纤维研发与产业化》课程报告。梅董事长梳理了国内阻燃化学纤维产业链”向复合功能发展“的趋势,并系统分析了现有阻燃标准体系,应结合现有工作基础形成相关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开展相应标准化布局工作。其中,梅董事长着重介绍阻燃纤维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并提出要继续开发提升阻燃纤维性能、扩大应用领域、建立标准化体系。


下午,东华大学吉鹏教授作《功能性母粒研究开发及应用》主题分享,着重介绍了其团队在纤维用功能母粒上所开展的代表性工作。其中吉老师重点介绍了如何针对阻燃聚酯纤维在加工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多组分复配提升阻燃聚酯抗熔滴型性能,以及研制聚合性大分子结构功能母粒从而实现载体与功能组分一体化的内容。他认为,面对技术问题与挑战,行业应不断创新策略,构建体系,关注再生、生物基、可降解纤维用母粒线赛道,建立协同包容共进的创新化产业链。

最后,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研发处副总经理李茂明为学员们分享了主题为《功能性面料的应用开发》的报告,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分别是功能面料的主要种类与开发方法,福华在抗紫外防晒、合纤仿棉、吸湿快干、蓄热保暖、抗菌防护、军需应急、绿色环保等多个种类面料的开发实践的方法、经验及成果,以及对功能纤维、功能性面料的未来发展的展望及期待。他表示,纺织面料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除了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技术以外,行业人员也要更多地关注环保面料、仿生科技面料、智能纺织品及先进纺织技术和产品等行业前沿信息。

课程分享结束后,研修班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此次研修班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证明了江苏省纤维纺织行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研修班活动通过人才能力建设来完善行业前沿信息分享机制,同时提升了高性能功能纤维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能力,以科技创新带动行业进步,是整个纤维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

1699508804682.png

在课程以外,研修班还组织学员参观了检测中心、盛虹智慧印染、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等,受到学员的积极响应。